您现在的位置: 培训中心 >> 培训中心
 
 
 
企业新闻
《按摩师教程》第十一章 祖国医学基础知识
2012-07-22 11:56:59

《按摩师教程》第十一章 祖国医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五脏六腑

一、五 脏
   五脏六腑是传统医学的脏腑学说的内容。属于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在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其内容包括五脏与六腑,此外还有奇恒之府。
   五脏六腑、奇恒之府是构成人体的三种不同的组织结构。这三种组织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与肢体组织(肌肉、皮肤、脉管、筋膜、骨骼等)、外部器官(眼、耳、口、鼻、舌、前后阴等)都是有机联系着的整体。如:五脏之间有着相互资生与制约的关系;六腑之间有着承接合作的关系;脏与腑之间有着表里相合的关系;五脏与肢体、五官之间有着所主与归属、开窍的关系等等。这样就构成了人体内外各部功能上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所以中医在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强调从整体出发就是基于这个
原因。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脏之外还有心包络,实际是六脏。但因心包络是心的外围,有保护心的作用,其病理变化大致与心一致,所以习惯上仍称五脏。
   1.心(附心包络) 心在五脏中占首位。它的主要功能是主持血脉。即主管血液在脉管内的循环运行,向各组织器官输送养料,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机能活动。同时心又主神明(即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因此中医所说的心,不仅包括解剖学里所指的心脏,而且还包含着大脑皮层的活动,所以说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
   (1)主血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心是主持血液运行的动力,脉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面部和舌质是反应血液运行功能的外部表现。所以心脏功能的盛衰,是可以从脉搏、面色和舌质三个方面进行观察的。如果脉跳不快不慢,柔和有力,面色润泽,舌质红润:即可认为是心脏功能正常的表现。
   (2)主神明 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是心的又一重要功能。故有“心者,精神之所舍也”的说法。因此精神充沛,意识清楚,思维不乱,即可视为心功能正常的一种表现。
   (3)汗为心液汗是津液之一,与心有密切关系。异常的出汗往往与心有关。如腠理(即汗孔)不固而自汗。除了肺气虚之外,常因心阳不足所致。阴虚的病人容易出现阳亢浮越。汗液也常随阳外泄即成为盗汗,除了因肺肾阴虚之外,也有由心阴虚、心血虚而引起的。所以治疗自汗、盗汗时常用温养心阳或滋补心阴
的药物。
   附:心包络心包络是心的外围组织,有保护心脏的作用。邪气侵犯人体,一般都是由外至内,由表入里的。心包络是心的外围,故邪气侵犯心脏时,常常先侵犯心包络。
   2.肝肝是贮藏血液的主要器官。有调节血量的功能。同时肝脏还有耐受疲劳和抵御外邪的能力,以及有疏泄调达的作用。
   (1)主藏血,为罢极之本肝藏血,是指肝脏有贮藏、调节全身血量的作用。血液在脉管内的流通量,是随着人体的活动情况而有所增减的。在全身活动量较大的时候,肝即把血液输送到所需要的各部分去,在休息或睡眠时,全身各部分所需要的血量相应的减少,有一部分血液又归藏在肝脏。所以有“人卧血归肝”之说。
   肝为罢、(疲)极之本,即耐受疲劳的意思。实际上这还是调  节血液量的功能。人体在劳作时,肝脏把贮藏的血液供应到全身,使机体和大脑发挥其力量和作用,而不致有疲劳的感觉。因此有
  “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面能摄”等说法。反之,左肝调节血量功能失常,人体就容易出现疲劳的感觉。
   (2)在体为筋,其华在指甲,开窍于目筋附着于骨节,在正常情况下,筋膜既不应松弛,也不能拘急。而维持筋膜这种生理功能的营养来源是肝脏提供的。
   指甲是筋膜的外候,筋膜是否强健,可以以指甲颜色的枯泽和甲质的坚脆来判断。如指甲红润和坚韧,即是筋膜健壮的表现。眼睛也是肝的外候。视力的强弱,与肝有直接关系。一般说来,眼睛视物清楚,没有目眩发黑的现象,即是肝血调节正常的表现之一。除此以外,古人尚有“泪为肝液”之说法。
   (3)主疏泄调达疏泄调达i就是畅达无拘束的意思。人的精神状态、情绪表现,除由心主宰外,还与肝有密切关系。一般说来,人的情绪既不抑郁也不躁怒,是肝主条达疏泄正常的表现。反之,情绪抑郁或躁怒,就是肝失条达的现象。疏泄的另一含意是帮助脾胃消化、吸收和输送营养。
   3.脾脾的主要功能是帮助胃肠消化水谷,吸收和输布营养精微,为营血生化之源。脏腑肢体各部的营养物质亦来源于脾的运化,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
   (1).主运化、升清脾主运化(即运输转化)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胃所消化的食物中的精微部分,吸收、输送到心肺,通过心肺而营养到全身;二是运化水液,调节水液代谢,把饮入于胃的水液中的精微,上输到肺,再输布到全身。这两种运化都是上升的,所以说脾主升清(清指精微物质)。若脾气不能升举而下陷,即可导致泄泻或内脏下垂诸症。
   (2)主肌肉、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人体肌肉、四肢、唇、口都是脾的外候。人体肌肉丰满,四肢活动捷健,口唇红润,食欲良好,都是脾运化功能正常的一种表现。
   (3)主统血脾有统摄血液的作用。即维持血液在脉管内的正常运行,而不致渗溢到脉外。这就是说血脉管壁是否致密,与脾有直接关系。脾气旺盛,脉管致密,就能控制血液按照脉道正常运行,使其不致流溢脉外,反之,脾气虚弱,脉管松弛,就会出现各种出血性疾患。
   4.肺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道。主治节、朝百脉,辅助心脏维持血液的正常循环。主肃降,通调水道,与脾肾共同完成水液代谢的生理机能。
   (1)主气、司呼吸,朝百脉肺主气,就是说人体之气皆由肺所主。气是人体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肺中的气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饮食物之精微(来源于脾),一是从体外吸入的气(即新鲜空气)。这两方面的气,会于肺中,即产生“宗气”。宗气是促进和维持人体机能活动的动力,’它一方面维持肺的呼吸功能,进一步吐故纳新,使体内外气体得到交换,另一方面由肺入心,推动血液循环,并通过血液循环而宣发到全身各部,以维持各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也就是说,血液运行,虽然由心所主,但必须有肺气的辅助才能保持其正常的运行。肺主治节,肺朝百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主肃降,通调水道肃,是清润肃静的意思;降,是下降。由于肺在体内所起的作用(主气、司呼吸、主治节、朝百脉、通调水道等)和所居部位(居于胸中,为五脏之华盖),决定了肺气必须是在清润肃静和下降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人体内的水液代谢,不但与脾的运化有关,与肺气的肃降也有密切关歪。肺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有二。一是将脾上输来的水液中的精微,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使津液温润于皮肤;二是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来通调水道,使其不致于发生潴溜的现象。因此,小便的通利与否,常与肺气肃降功能有关。
   (3)外各皮毛,开窍于鼻,主声音皮毛、汗孔具有调节呼吸的作用,鼻窍是呼吸出入的门户,因此,皮毛与鼻都是肺的外候。皮毛润泽、鼻窍呼吸通利、嗅觉正常,即是肺气功能调和的一种表现。反之,皮毛干枯,汗孔当开不开、当闭不闭,鼻窍不利,则是肺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
   肺又是发声音的器官,喉咙与肺相通,是声音之门户。如果肺部有了病变,往往会引起喉咙的疾病,而影响到声音的变化,甚至语言嘶哑。
   5.肾(附:女子胞) 肾是人体生命的根源,所以有“肾为先天之本”之说。它的主要功能,一是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推动这一作用的动力叫做“命门”,又叫“肾阳”,或叫“元阳”。因此,有肾主命门火和肾藏精的说法;二是主水液,对体内水液代谢平衡起着主要作用。
   (1)藏精,主发育生殖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藏精的含义有两个,一是后天之精,是指由五脏六腑化生出来的精气,它包括着能够滋养脏腑、肢体、五官等各部组织的精微物质(如精、血、津液),这种精气,来源于饮食物里的精华部分,是维持人的生命,营养人体各部组织、器官,并促进其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二是先天之精,它又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物质根源,即所谓的“先天之本”。另一部分是指人类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质(与男子的精室,女子的胞宫有关),这部分精的生成、贮藏和排泄也是由肾主管。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是相互为用的,先天之精需要后天之精的营养,才能继续维持其生命的活动力,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之精的蒸化。两者是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一方衰竭,必定影响另一方的功能。存则共存,亡则共亡。
   (2)主水液代谢的平衡 肾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人体中的水液必须保持一定的相对平衡,既不能太过(太过会引起水肿),也不能不及(会出现脱水)。水液的调节主要是依靠肾气的开合作用。开即指输出,消耗与排泄;合就是关闭,以保持一定的贮藏量。在整个水液代谢过程中,脾是主纳入(通过胃)和转输的,肺是主宣发水液中的精微和通调水道的,肾是主开合以调节水量的。这三部分功能的总和叫做“三焦气化”。所谓气化,就是通过一定的热能使之发生变化,这一热能的发源地,就是肾的阳气,所以说,肾主水。
   (3)生髓、通脑、主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通于二阴髓,是由肾精所化生,髓能养骨,骨能藏髓,髓又通于脑(“脑为髓之海”),所以说,脑、髓、骨均属肾所主。同时,这三者与头发、两耳和前后阴又都是肾的外候。肾气充沛,肾精盈满,人的记忆力就强,身体也轻劲多力,能胜任较繁重的工作,同时牙齿坚固。牙齿的坚固与松动是骨质再生能力强弱的外候。头发的光泽、生机,根源于肾,所以说发是肾的外华。此外,发的营养来源于血,故又有“发为血之余”之说。耳的听觉灵敏,大小便排泄正常,都说明肾气充足。反之,记忆力衰退,腰肢痿软,牙齿松动,头发枯落,耳鸣耳聋,性机能衰弱,大小便失禁等,即是肾之精气虚衰的表现。
   (4)命门的作用 命门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即人体热能的发源地,又叫“元阳”、“元气”或叫“真火”。肾所藏的精都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发挥其营养全身各部组织、器官和衍生后代的作用。这两种精气中的温度和动力,就是命门之火的表现,如果命门火衰,一方面在男子可以出现阳萎或精冷无子;在女子可以出现胞宫虚寒、白带多或不孕等病症。另一方面也可以出现脾胃消化功能低下,而造成泄泻或下利清谷。
   上面已经谈过,在水液代谢方面,三焦气化的功能,也是依赖命门火的作用。如果命门火衰,就会引起水肿或大小便失禁等病症。
   此外,命门之原气与胸中之宗气,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宗气以原气为根,下达纳入于命门,故有“肾为气之根”和“肾主纳气”的说法。元气亦以宗气为养,以保存元气的持续力。
   附:女子胞女子胞又叫胞宫(即子宫、卵巢、输卵管的总称),具有通调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功能。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肾脏及经络中的冲、任二脉(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的关系最密切。胞宫能否正常排经和孕育胎儿,决定于冲、任二脉的盛衰,而冲任二脉的盛衰又决定于肾脏,肾精充沛,机能(命门)旺盛,则冲任脉盛,女子就能正常的通行月经和生育子女。反之,肾精虚亏和命门火衰,则冲任脉虚,就会引起月经不调或闭经而不能生育子女。由于月经与怀孕都和血液运行有关,而心是主血液循环的,肝是调节血量的,脾是统摄血行的,所以子宫的生理活动和心、肝、脾也有一定的关系。当肝气不能正常疏泄,或心、脾生理机能失调时,也都能影响冲任二脉而发生月经失调等病症。


二、六 腑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总的生理功能,是受纳和消化饮食物,输出营养和排泄糟粕,运化水津和疏通水道等有关饮食消化方面新陈代谢的。
   1.胆 胆有两种功能,一是藏精汁(即胆汁),是指输出胆汁,以助消化。胆虽属六腑之一,但不与外界直接相通,也不像胃肠容纳饮食物那样时入时出,输泻而不藏,所以又把它列为“奇恒之府”。胆的病理特点是易生热象。二是主决断,即指精神意识方面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能力。如俗话说“胆大”“胆怯”等。
   2.胃 胃的主要功能就是受纳食物和腐熟(即消化)饮食物。故有“胃为水谷之海”之称。胃的功能叫做“胃气”,由于胃需要把消化后的饮食物下输到小肠,所以,胃气的特点是以下降为顺。如果胃气不降而上逆,就会引起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状。
   3.小肠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分泌清浊。凡经胃腐熟的饮食物,由小肠承受下来,进一步加水消化,把其中“精”的部分(指饮食物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吸收后,通过脾的运转到全身各部,浊的部分(指消化后的糟粕)下注到大肠或渗入膀胱,变成大小便排出体外。所以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大小便的排泄,都和小肠有直接关系。
   4.大肠大肠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小肠下注的东西,吸收其中剩余的水分和养分,使之变化为成形的粪便,然后由肛门排出体外。所以说,大肠是传导糟粕的通道。如果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就会出现泄泻或痢疾、便秘、便血等病症。
   5.膀胱膀胱的主要作用是“化气行水”、贮尿、排尿。尿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产物,贮存在膀胱,到一定量后排出体外。贮存与排出,都是通过“气化”这一功能来完成的。“气化”(即化气行水)就是通过体内的热能,从水液中蒸发出一定量的气体来控制体内水液的出入量。因此,气化功能失调,就会导致小便不利,或尿闭或小便频数、失禁等病症。
   6.三焦三焦分上、中、下三部分。相当中脘(胃胱)部位(包括脾胃)为中焦,中脘以上至胸腔部位(包括心肺)为上焦,中脘以下至小腹部位(包括肝肾等诸器官)为下焦。焦就是热的意思,这种热能的表现叫做“气”,所以三焦总的功能是主持诸气,疏通水道,是水谷出入的道路。但上、中、下三部的功能又各有所长。
   上焦的主要功能是宣发积于胸中的“宗气”,将其输送到全身,供给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主要是心肺的功能)。中焦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转输饮食物(包括脾胃等功能在内),蒸发津液,把营养物质化生营气(即血液的组成部分)。下焦的主要功能是把人体内消化后的残余物质,加以分别清浊,食物的残渣通过大肠排出体外。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剩余水分,经过气化由肾通过膀胱排出体外。
   综上所述,三焦总的生理功能是体腔内几个脏腑在饮食物消化吸收营养、排泄等功能方面的总和。而这一总的作用,又是元气(命门)、电气(脾胃之气)、宗气三者相辅相成的集合体。因此三焦的病变也就大都表现在胸腹体腔内有关输送饮食物中的精华和排泄糟粕等几个方面。一般说来,表现在心肺的叫做上焦病,表现在脾胃的叫做中焦病,表现在肝肾的叫做下焦病。
   三焦是祖国医学脏腑组织中的一个特有名称。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各人有其实践体会,未能得到统一认识,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三、脏腑组织间的关系
   人的生命活动,是靠脏腑间的密切联系所构成的人体生理功能的整体性进行的。这些脏器虽然各有其不同的生理作用,但彼此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1.脏与脏之间的联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心与肺之间主要是气与血的关系。血液的运行要靠气的推动,气也只有贯注于血脉之中,才能通达全身。故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说法。反应在病理方面,心肺不正常互相影响,如咳嗽日久,肺气损伤,推动心血的功能不足,就会导致心气虚而出现心悸气短,甚至心区疼痛等症。心火炽盛,消烁肺的津液,则见咳痰咯血、鼻燥、咽干等症。
   (2)心与肝心与肝之间主要是血液循环与血量调节的关系。若心血不足,可以影响肝的调节而引起失眠多梦、眩晕等症,肝血不足也可以影响心的功能而出现心悸、怔忡等症。又如临床上高烧、昏迷、抽风的病症,也是心肝相互影响的一种病理变化。另一方面,心主精神意识,肝主疏泄条达(即情绪舒畅)。精神与情绪也是相互影响的,如精神不足,就会影响情绪的愉快,情绪抑郁不畅也会影响精神的充沛。
   (3)心与脾脾的运化功能,.需要心阳的帮助,心血的再生又必须依靠脾的转化为其来源。如果心阳不足,影响脾的运化,除心脏病症外,还会出现食少浮肿等症;若脾的运化失常,影响了心血的再生,就会出现贫血心悸等症。此外,心与脾还有循环与统摄的关系,如果脾虚不能统摄血液,就会引起各种出血的疾患。
   (4)心与肾心与肾之间的关系有二,一是阴与阳(又叫水与火)的互济,二是精与神的互根。心居上焦,其性主动,故以阳(火)为主,肾居下焦,其性主静(藏精气而不泄)故以明(水)为主,心阳下降,温暖肾阴,肾阴上济,滋养心阳,上下相交,动静结合,形成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始终使人体保持在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这种现象又叫做“水火既济”、“心肾相交”。若阳气不足肾水不化,水气逆而上犯,就会造成“水气凌心”的心
悸症,如果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心火独亢,也会出现失眠健忘、多梦遗精等现象,这就是“心肾不交”的病症。
   心主藏神,肾主藏精,精与神也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外在表现。先天之精是神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是神的给养,精气充沛是神志活动正常的条件。神机旺盛是使精气再生的条件(又叫互根),所以,对于人体的健康状况,一般都以精神二字来形容。
   (5)肝与肺 肝与肺主要是治节与调节的关系。肺主治节,肝主调节全身的血量,而肝向全身输送血液,必须依赖于气,如、果肺气虚弱,即影响肝的调节与疏泄功能,而出现乏力少气、情绪抑郁等症。反之,肝气壅滞,也会影响肺的治节与肃降,而出现咳痰、咽痛或咯血等病症。
   (6)肝与脾 肝与脾之间主要是疏泄与运化的关系。脾的运化,必须通过肝的疏泄。若肝气郁滞疏泄失常,会影响脾的运化,就会出现腹胀、胁痛等症。并伴有食欲不振、腹泻等病症。反之如果脾失健运,也会影响肝的疏泄,引起腹胀胁痛、黄疸等病症。
   (7)肝与肾 肝与肾主要是互相滋养的关系;肝脏疏泄条达与调节血量的功能,必须依赖肾阴的滋助,肾阴(精)再生的物质来源,又需通过肝的疏泄而入藏于肾。因此有肝肾同源之说。如果肾阳不足,肝失濡养,就会导致肝阳偏亢,而出现眩晕头痛、急躁易怒等病症。古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水不涵木”。
   (8)脾与肺 脾与肺主要是益气与主气的关系。脾所转输的饮食物之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气结合变化而形成“宗气”,这就是脾助肺益气的作用。另一方面,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又需借助于肺气的肃降。如果脾气虚弱,运化失常,就会导致肺气不足,而引起气短、喘息,甚至浮肿等症。
   (9)脾与肾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的运化功能,必须得到命门火的温煦蒸化才能完成。反之,命门火又赖于后天之精气滋养。因此,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如果命门火衰,就会引起脾的运化失常,就会出现食少腹胀、久泄不止等症。此外,脾与肾在水液代谢上也是相互协调的,若脾虚失运,导致水湿停蓄,影响肾的气化,就会出现水肿等症。
   (10)肺每肾 在水液代谢上,肺主通调水道,肾主开合,故有“肾主一身之水”,“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在呼吸方面,肺与肾之间又有着呼吸与纳气的关系。。肺的呼吸功能,要靠肾的纳气,所以有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之说。若肾虚不能纳气,就会造成呼吸浅表的病态,一些慢性气喘病,往往与肾不纳气有关。
   通过以上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五脏之中均有气血阴阳之分。不过根据各脏生理功能的不同特点,在气血阴阳之中,又各有所偏重而已。如肺以气、以阴为主,其性喜温恶寒,喜润恶燥;心以阳、以血为主,其性喜热;脾以气、以阴为主,其性主升,喜燥恶湿;肝以阴血为主,体阴用阳,性喜柔恶刚;肾以阴、阳为主,其性主封藏。
   2.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的生理功能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是化水谷,行津液的器官。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津液的输布、废物的排泄等一系列的过程,就是在六腑既分工又合作的情况下,共同来完成的。胃、胆、小肠、大肠密切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并将其糟粕传入大肠,经过大肠的再吸收,将废物排出体外。膀胱的贮尿排尿与三焦的气化也是相互关联的。三焦则是概括了它参与的消化、吸收、排泄等各方面的功能。因此,六腑之间,必须相互协调,才能维持其正常的出入升降的生理状态。
   3.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主藏精气,为阴,主里;六腑主传化物,为阳,主表。脏腑间的关系,就是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阴一阳相互配合的关系。脏腑表里相合,主要是通过经脉来实现的。如肺与大肠、心与小肠、肝与胆、脾与胃、肾与膀胱、心与三焦均相互为表里。它们之间的表里相合是以其生理功能上的相互连结,相互为用而存在的。
   (1)肺与大肠相表里 大肠的传导功能,有赖于肺气肃降。若肺失肃降,往往会影响大肠的传导,出现大便异常,反之,大肠传导通畅,肺气才能和利。若大肠壅滞不畅,也会影响肺的肃降功能,而引起气逆咳嗽。
   (2)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气正常,小肠才能发挥其分别清浊的功能,小肠的分别清浊正常,有助于心气的正常活动。
   (3)肝与胆相表里 胆汁来源于肝,肝疏泄失常,则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而胆汁分泌失常,反过来又影响肝的功能,造成黄疸(消化不良等症)。
   (4)脾与胃相表里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性本湿喜燥,胃性本燥喜润。二者一纳一化,一升一降,共同完成运化饮食物的全过程。
  ’(5)肾与膀胱相表里 肾主水液,膀胱具有排泄小便的功能,共同完成水液代谢。
   (6)心包络与三焦相表里 心包络与三焦也是在络脉上存在络属关系。一内一外,互为表里。



四、脏腑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及其表现
   人体生命主要是依靠脏腑机能活动,而脏腑机能活动又是以精、气、血、津、液为其物质基础。在人体生理活动的过程中,这些物质由于脏腑的活动而不断地被消耗,又不断地得到补充和滋生。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知觉、运动等是脏腑机能活动的表现的总称,叫做“神”。概括的说,精、气、血、津、液是脏腑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神”是脏腑机能活动的表现。
   1.精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构成人体之精的精叫做生殖之精;维持生命之精,叫做水谷之精。生殖之精是指繁衍人类,具有生殖能力的物质,也是人体生命的原始物质,当男女两性之精相结合后,就在母体中孕育构成身形,所以又叫做“先天之精”。
   水谷之精是指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经过脾胃消化、吸收的作用而获得的,所以又叫做“后天之精”。
   人体生命的维持,必须依靠后天之精来滋养,平时五脏六腑的精气充盈,则归藏于肾,当生殖机能发育成熟时,它又能化生为生殖之精。在人体整个生命过程中,精不断地消耗,也不断得到“水谷之精”的滋生和补充。
   精是富有生命力的,它不但具有生殖和生长发育的能力,并能抵抗不良因素的刺激而免于疾病。因此,精的盛衰是人体生老病死的最基本的内在根据。
   (1)血 本源于先天之精,但其再生则是来源于饮食物的精华,也就是“营气”。营气是化生血液的物质,血是营气的依附所在,血液的来源旺盛,侧身体强健,若来源不足或耗损过多,则百脉空虚而身体虚弱。如肌肤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就会麻木不仁,四肢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就会手足不温,甚至痿废不用。总之,内在的组织器官和外在的皮毛筋骨,都必须在血液运行不息的状态下,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其生理功能。
   (2)津液 津液是人体体液之一,因其液质和分布部位以及具体功能的不同,有“津”与“液”之分。津:质稀而清,随着三焦的气化,渗透浸润于肌肤腠理之间,以温养肌肉,充润皮肤;液:质稠而浊,也是由三焦布散,而流行浸润到关节、脑髓、,空窍以滑润关节,补益胸髓,润泽耳、目、口、鼻等空窍。概括地说,津液本属一体,都是由饮食物化生,分布在表的叫津,分布在里的叫液。津与液在环流周身的过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的,故在临床上常常津液并称,不予严格区分。
   津液的生成、布散、环流和排泄,皆与三焦的气化功能有关,也就是与肺、脾、肾三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汗、尿的排泄,就是津液环流代谢的表现。假使腠理闭塞汗孔不畅,是属上焦不宣,责之于肺;膀胱不利、小便隆闭,是属下焦不通,责之于肾;若胃脘不和,水饮停蓄,是属中焦失运,责之于脾。 
   由此可见,津液的代谢,是维持体内液体平衡的重要环节。倘若津液生成不足,或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之,或持续高烧、耗伤津液过多,就会产生皮肤干皱,口唇燥裂,舌面无津,口渴咽燥、目涩、鼻干、大便秘结、小便短少等一系列燥症。反之,津液环流障碍,造成潴溜,也会发生水肿或痰饮内蓄的病态。
   2.气 气的含意涉及面较为广泛,总的来说,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指体内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微细的精密物质(如营气、卫气等);一是指脏腑功能活动的能力。
   在人体各部均分布有流动着的精微物质,由于分布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聚在上焦的叫做“宗气”,聚在下焦的叫做“元气”(或原气),宣发在肌肤腠理的叫做卫气,运行在血脉之中的叫做“营气”,现分述如下:
   (1)元气 发源于肾,包括元阴、元阳(即肾阴肾阳)之气。因其由先天之精化生,所以叫做元气。元气是人生生化的原动力,它的作用是激发和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元气的持续有赖于后天营养的不断滋生。
   (2)宗气 积于胸中,它是饮食物所化生的精微之气和吸入的自然空气相结合的产物。因其是内在之气与外在之气的综合体,又是贯注于全身之气的起点,故叫“宗气”。“宗气”的作用,一是助肺司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均与袅气的盛衰有关;二是把水谷之精的膘悍部分,宣发于脉外,反水谷之精的精华部分贯注于脉中,以营养全身,凡是气血的运行以及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多与宗气有关。
   (3)营气 营气是由水谷之精气所化生,营气运行在脉中,属于血液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以血脉为轨道,昼夜不息运行于周身上下表里各部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以此为营养。
   (4)卫气 卫气是由水谷之悍气所化生,由宗气宣发于脉外:它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因其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所以叫做“卫气”。卫气在内有温养五脏六腑的功能,在外有温养肌肉,润泽皮肤,滋养腠理,启闭汗孔等作用。因此、,人体的脏腑活动,特别是肌表皮肤的功能是否正常,与卫气的强弱有密切关系。若卫气不足,肌表不同,外邪就会乘虚而入。
   营气与卫气都是由饮食物中化生出来的。营气是饮食物中的“精气”,卫气是饮食物中的“悍气”,营气运行在脉督,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卫气运行在脉外,具有温养肌腠,保卫体表的作用。
   综上所述:元气为先天之精所化生,营气、卫气由中气(脾胃之气)所生,营气、卫气与自然之气相合即是“宗气”。元气、宗气、营卫之气与各脏器功能(又名脏气)的总和叫做“正气”或叫“真气”。
   总之,精气是维持脏腑正常生理和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但它们的生成与转化,又是脏腑生理功能综合活动的结果。这两个方面(即物质与机能)是互为消长、相互促进的。例如人体的各项机能活动,必须要消耗一定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而这些物质的生成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这样不断地彼长此消,彼消此长,并经常地保持其相对平衡,正是人体不断发育成长的必要条件。
   3.神 神是脏腑机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它包括人的感觉、听觉、视觉、动作、思维等一系到的精神活动。
   古代医学家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精、气、血、津液充足,脏腑机能活动正常,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就旺盛。反之,物质缺乏,机能活动衰退,人的精神就会表现为萎靡不振。因此,精、气、神三者可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三者之间又具有相互资生的关系。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

 

 

第二节 按摩八法

一、温 法
   保健按摩能调整人体机能,消除疲劳,减轻因组织破损而带来的疼痛,改善血液循环。要使按摩效果好,必须手法力度适当,并与刺激穴位准确结合起来。祖国传统医学有温、补、通、泻、汗、和、散、清八种基本治法。  
   温法使用摩擦、攘揉、一指禅、挤压等手法,用缓慢而柔和的节律性动作,是适应于虚寒证的一种治法,适用于每个穴位的按摩,时间要长,使受术者有温热感,使之产生热能,渗透组织深部,温经散寒,具有扶助正气,温补肾阳,散寒止痛等作用,故有“寒者温之”,“损者温之”的说法;如按、辟、揉气海、关元,摩擦肾门、命门等。


二、补 法
   补气血津液不足,脏腑机能衰弱。使用轻柔的动作,如使用一指禅推、攘、揉、摩等手法,在腹部使用顺时针方向治法,在施术部位时间要长,重点在中脘、气海、关元等穴,按法、擦法在背部膀胱经进行。对功能衰弱、体质虚弱者,以达到“补虚祛邪”的目的。


三、通 法
   消除病邪壅滞的治法。要刚柔兼施,轻重适宜。常用推、拿、搓法于四肢,拿通肩井,具有通经络,行气血之功能。


四、泻 法
   攻逐结滞的治法。一般用于下焦实证引起的下腹胀满,食积火盛,二便不通等症,手法由慢逐渐加快,手法刺激带强,以挤压类与摩擦类较多。如食积便秘,可用一指禅摩神阙、天枢两穴,再揉长强,达泻实目的。


五、汗 法
   开泻腠理、祛除表邪的治法。用按摩手法,使受术者发汗,病邪从表而解。适用于风寒或风热之邪,对于风寒外感,应用先轻后重的拿法强刺激,对于风热外感,应用轻拿法,柔和轻快,多用挤压类和摆动类手法中的拿法,或用一指禅按法。如推、拿风池、风府能疏风散邪,按、揉大推,能发散热邪。


六、和 法
   调和气血、调整阴阳的一种主要方法,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凡邪在半表半里者宜用之。手法应平稳而柔和,以振动类和摩擦类居多。主要通过和气血,和脾胃,疏肝理气三个方面,达到气.血调和,表里疏通,阴阳平衡的目的,和气血方法在四肢及背部攘,一指禅推按、揉、搓或轻拿法在肩井部位,和脾胃用一指禅在章门、上脘、中脘等穴位上,进行推、摩、揉。


七、散 法
   用按摩手法疏散积滞的方法。有“结者散之”,“摩而散之”的说法,用轻快柔和的手法。如一指禅推、摩、搓等手法耷施术部位操作,以达到消瘀散结目的。如气郁胀满,用一指禅推、摩有形积聚,无论有形或无形积滞,皆可达到散结的目的。


八、清 法
   采用手法清热除烦的方法。一般以摩擦类手法为主,适用于清热,气分实热者重推督脉,气血虚热者轻擦腰部,血分实热者重推督脉,表实热者重推膀胱经,表虚热者轻推膀胱经,在进行小儿按摩时用者居多。

 

 

第三节 常见50个穴位的作用

经穴是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上的穴位总称,又称十四经穴或十四经腧穴,在腧穴学中是主体,多指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十四经脉循行线上的针灸、按摩刺激点。十四经穴的数目是单穴52个,双穴309个,共361个,另外还有48个经外穴。
   全身每个经穴都具有三个方面的主治功能,即局部治疗功能,邻近治疗功能,远端和全身治疗功能。
   十四经穴中有一些常用的保健穴位,它们不仅具有医疗作用,还具备保健作用。例如,合谷除可以治疗头痛、手腕肿痛、全身发热外,还可以疏筋活血;百会可治头痛、头晕,还可以增快血液循环,促进新瞅谢,防止头发脱落等。
  

现将全身常用的50个保健穴位的作用、位置、适应症分别介绍如下。
 

   1.中府
   位置:位于前胸外上方,平第一肋间隙,距胸正中线6寸。
   作用:咳嗽气喘,胸中烦闷,肩背痛,腹胀呕逆。
   手法:点、按、揉、摩。 
   2.尺泽
   位置: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作用:咽喉肿痛,胸部胀满,肘臂挛痛。
   手法:推、按、揉。
   3.手三里
   位置:位于前臂背面桡侧,曲池下2寸。
   作用:手臂麻疼,屈伸不利,腹胀。
   手法:按、揉、拨。
   4.迎香
   位置: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0.5寸,鼻扈书中。
   作用:鼻塞,鼻炎,口眼歪斜。
   手法:掐、点、揉。
   5.下关
   位置:在面部耳前方,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开口即闭。
   作用:口噤齿痛,耳聋,牙关开合不利。
   手法:拨、点。
   6.头维
   位置:在头侧部,额角发际上O.5寸。
   作用:头痛目眩,眼痛,视物不清。
   手法:揉、点。
   7.髀关
   位置:在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平臀横纹。
   作用:腰痛膝冷,腹痛。
   手法:点、压、揉、摩、拨。
   8.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外侧,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犊鼻穴下3寸。
   作用:腹胀呕吐,胃痛,消化不良。
   手法:揉、点、拨。
   9.三阴交 
   位置:在内踝窝点上3寸。 
   作用: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失眠,神经性一手法:点、掐、揉、擦。
   10.神门 
   位置: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掌横纹尺侧端。
   作用:心悸失眠,骨蒸盗汗。
   手法:点、揉。
   11.睛明
   位置: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作用:目赤肿痛,近视色盲。
   手法:接、揉、推、捏。
   12.攒竹
   位置:在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作用:目视不明,眼睑瞒动。
   手法:点、按、揉、推、捏。
   13.大杼
   位置:在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发烧咳嗽,背项强痛,头痛鼻塞。
   手法:按:揉、点。
   14.肺俞
   位置: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咳嗽气喘,胸满,盗汗。
   手法:按、揉、弹拨、推。
   15.心俞
   位置: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心悸健忘,惊悸心烦,心痛。
   手法:按、点、揉、推。
   16.督俞
   位置:在背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腹满胀痛,肠鸣逆气。
   手法:揉、按、点、弹拨、推。
   17.膈俞
   位置: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胃脘胀痛,呃逆呕吐。
   手法:按、揉、压、推。
   18.肝俞
   位置: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胁痛满闷,目疾,唾血疼痛,多梦失眠。
   手法:揉、点、按、推。
   19.胆俞
   位置:在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口苦,饮食不下,咽痛咽干。
   手法:按、拨、点、推。
   20.脾俞
   位置: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手法:点、按、揉、推。
   21.肾俞
   位置: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月经不调,腰膝冷痛,咳喘气少,耳鸣目花。
   手法:揉、按、推、搓。
   22.承扶
   位置: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线。
   作用:腰、股、臀、骶部疼痛,大便难。
   手法:点、揉、按。
   23.殷门
   位置:在大腿后面承扶与委中连线上,承扶下6寸。
   作用:腰脊强痛,大腿疼痛。
   手法:点、按、揉。
   24.委中
   位置:在月国横纹中点。
   作用:中风昏迷,胭筋挛急,下肢痿痹。
   手法:按、揉、推、拿。
   25.秩边
   位置:在臀部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大小便不利,腰骶痛。
   手法:按、点、推。
   26.承山
   位置:在小腿后面正中。
   作用:便秘,腰背疼痛,疝气,痔疾。
   手法:点、按、压、揉、叩击。
   27.昆仑 
   位置:在足部外踝的后方。
   作用:脚跟痛,腰痛。
   手法:揉、点、按、拨弹。
   28.涌泉
   位置: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作用:头晕眼花,咽喉痛,转筋,足心热。
   手法:捶、按、揉、擦。
   29.四满
   位置:脐下2寸,腹中线旁开约0.5寸。
   作用:月经不调,阳痿,腰脊痛。
   手法:点、拿。
   30.大陵
   位置: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
   作用:腕关节疼痛,胃痛。
   手法:按、揉、弹拨。
   31.劳宫
   位置:在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掌心横纹中。
   作用:中风昏迷,口臭,心痛。
   手法:按、揉、拿。
   32.外关
   位置:尺骨与桡骨之间,腕背横纹上2寸。
   作用:五官疾病,手臂屈伸不利,手颤。
   手法:按、揉。
   33.颅息
   位置:沿耳轮连线上、中l/3的交点。
   作用:头痛耳疾。
   手法:点、揉。
   34.风池
   位置:在枕骨之下,斜方肌上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中。
   作用:头痛眩晕,颈项强痛,感冒中风。
   手法:拿、按、揉。
   35.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作用:肩背疼痛,手臂不举,诸虚百损。
   手法:拿、按、揉、攘。
   36.环跳 
   位置: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作用:腰腿疼痛,瘫痪,半身不遂,闪腰。
   手法:点、按。
   37.长强
   位置:在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便秘,腰背疼痛,便血,癫狂。
   手法:点、揉。
   38.腰俞
   位置:在骶部后正中线上,骶管裂孔处。
   作用: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腹泻。
   手法:点、揉、擦。
   39.命门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凹陷中。
   作用:腰痛虚损,五劳七伤,头晕耳鸣。
   手法:点、揉、擦。
   40.大椎
   位置: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作用:肩背疼痛,角弓反张,呕吐,中暑。
   手法:点、揉、摩、搓。
   41.百会
   位置: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线交点处。
   作用:头痛,眩晕,健忘,耳鸣鼻塞。
   手法:点、揉、切。
   42.中极
   位置:在脐下4寸,腹正中线上。
   作用:月经不调,阳痿早泄,水肿。
   手法:点、揉、颤。
   43.关元
   位置:在脐中下3寸。
   作用:虚劳冷惫,少腹疼痛,消渴,阳痿。
   手法:点、揉、颤。
   44.气海
   位置:在脐中下1.5寸。
   作用:绕脐腹痛,水谷不化,大便不通。
   手法:点、揉、颤。
   45.神阙
   位置:在脐中央。
   作用: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小便不禁。
   手法:揉、摩、擦
   46.华盖
   位置: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一肋间隙。
   作用:咳嗽气喘,胸胁痛,咽肿。
   手法:点、揉、推。
   47.天突
   位置:在胸骨上窝中央。
   作用:咳嗽哮喘,梅核气,咽喉肿痛。
   手法:点、揉、推。
   48.印堂
   位置:在两眉头连线之中点。
   作用:头晕头痛,三叉神经痛。
   手法:点、揉、推。
   49.鱼腰  
   位置:眉毛中点直对瞳孔处。
   作用:目赤肿痛,眼睑下垂,口眼蜗斜。
   手法:点、揉。
   50.太阳
   位置:在颞部,盾褥与目外眦之中点,外开1寸凹陷处。
   作用:偏头痛,目赤,牙痛。
   手法:点、按、揉。

 

第四节 按摩的作用原理

按摩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肌表,以调整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达到身体保健的方法。其作用原理与各种手法有密切关系,但总的说来,都是依据祖国医学中的经络学说。经络贯通于人体的表面、上下、脏腑,是气血运行的途径,也是津液输布的网络。经络壅阻,人体气血不畅,阴阳失调,就会产生疲劳与病变。按摩手法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经过历代按摩师的反复研究,去伪存真,使各种手法精益求精,并形成独立的体系。祖国医学典籍认为:按摩术能调节阴阳平衡,疏通气血经络,而且还能够活血化瘀、强身壮骨、调整脏腑、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大量科学研究、实验证明,各种按摩手法是由各种动作所产生的力在机体引起的一系列效应,人体接受按摩以后,局部组织内微循环系统畅通,血流丰富,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肌肉内部代谢物的排除,毛细血管血液充盈情况好转,血球积聚现象消失等变化。有利于局部组织新陈代谢,消除肌肉疲劳,提高肌肉工作能力。保健按摩术易学易懂,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易于推广,不需要复杂设备,也不是高难的专业技术,易被人们接受。保健按摩能对人体产生很大的效应,主要基于以下操作原理。
   1.调整经络系统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经络系统的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纵横交错,通达表里,贯穿上下,相互络属于脏腑。奇经八脉联系沟通十二正经,十二经筋、十二皮部,联络筋脉皮肉,将人体的各部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协调而稳定的有机整体。具有使气血通达全身,濡养组织器官之功能。人体就是依赖它运行气血,发挥着营内工外的作用。当经络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气血失调,百病皆生。按摩术作用于体表,能引起局部经络反应,主要能调整经气,并通过经络影响到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能使百脉疏通、五脏安和。历代文献对此有所论述,如因邪客足阳明胃经而引起胃脘胀、腹泄等症,可通过按摩手法作用在足阳明胃经上穴位而消除胀满、缓解腹泄。
   2.调整阴阳 人体为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祖国医学以阴阳观念解释人体内部变化。当病邪已作用于人体时,阴阳平衡遭到破坏,造成阴阳失调。所以,调整阴阳是祖国医学一条基本原则,如表里出入、上下升降、寒热进退、邪正虚实、营卫不和、气血失和都属于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因此,升清降浊,寒热温清,调和营卫,调理气血等属于调整阴阳的范围。
   3.调整脏腑功能 脏腑是化生气血,通调经络,主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按摩通过不同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刺激体表一定部位,对内脏功能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如点按脾俞、胃俞能缓解胃肠痉挛,止腹痛,又如按揉足三里既能使分泌过多的胃液减少,也可使分泌不足的胃液增多,还如按揉内关穴使高血压的动脉压下降,也可使处于休克状态的动脉压上升。由此证明,按摩手法刺激体表,体表末梢感受器官传入神经系统,然后传导内脏器官,使内脏活动发生改变。缓和、轻微的连续刺激,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快速、较重的手法与短暂的刺激可使中枢神经兴奋,按此规律,按摩会使内脏器官得到调节。
   4.促进气血运行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活动的基础,人体全身的一切组织都需要气血供养和调节才能发挥它的功能。气血周流全身,促进人体发育和生理活动,人体若发生不适症,都与气血有关,若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将发生异常。按摩对气血的作用是益气养血、行气活血。按摩是通过健脾养胃,增强脾胃受纳、运化、升清的功能,促进气血生成,同时疏通经络来加强肝的功能,又增加了气的生血、行血、摄血功能,从而使人体益气养血。在按摩中,常用按摩腹部来促进胃的升降功能,同时按摩可推动气的运行,促进气血运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5.调整筋骨 关节属筋骨范畴,筋骨损伤必然累及气血,致脉络受损,血瘀气滞,影响肢体活动,也就是“不通则痛”。按摩。通过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化瘀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按摩可以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并且将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充分拉长,从而牵拉肌束,使之放松,气血通畅,使肌肉从紧张状态喇放松下来。通过理筋整复,可以使经络关节通顺,肌肉痉季缓解,关节功能恢复,有助于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6.调和人体五行,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在祖国传统医学里,常用五行学说的五行特性分析人体组织器官间的关系。按摩也可按五行学说归类,如摩与揉等手法,在人体表为环行或轻微用力归属金;推与揉手法,在人体血脉为直行用力,或者散闪用力归火;拿与捏等手法,在人体肌肉部分向上或相对用力归属土;拨与弹等手法,在人体筋腱部分做深透用力归属木;点与按等手法,在人体骨骼做直下强力归属水。通过把按摩手法归类,帮助人体正气战胜邪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按摩通过虚补实泻,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如刺激经络,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使机体处于最佳的状态。

 

 
copyright 2011-2012Tiandaoyingcai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天道英才技术培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4749号